在国家“西煤东运”“疆煤外运”战略纵深推进与西南地区能源保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,新疆能源集团销售公司(智营能源公司)积极开拓贵州煤炭市场,通过深化长协机制、物流网络、服务体系三大攻坚举措,推动“疆煤入黔”工程迈上新台阶,为西南地区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提供强力支撑。
战略客户全链协同
与贵州大唐燃料公司等核心客户签订“量价联动”长协合同,开放矿区产能数据平台,邀请贵州华能公司、国家电投贵州公司等长协客户参与公司产销协同会,制定“保供优先级清单”,实现客户需求与产能释放精准匹配,推动长协客户年度采购量不断提升。
与贵州本地电厂共建“疆煤入黔”直供示范基地,派驻销售团队驻厂办公,实现从“被动接单”到“主动预判需求”转型,提升客户响应速度。
物流模式创新攻坚
与乌鲁木齐和兰州铁路局共建新疆至贵州直达煤运专列,提升日均发运量,通过铁路运费下浮政策降低物流成本。
开发“新疆—长江水道”中转线,在重庆果园港、荆州港设立保税仓储基地,通过“铁路+水运”铁转水组合运输,压降黔北地区煤炭到厂成本,力争打开遵义、毕节等黔贵煤炭市场。
终端服务精准匹配
煤种定制化服务,针对贵州华电公司、贵州大唐公司等电厂锅炉特性,开发“新能优1#”精品沫煤(5500大卡)等多煤种销售方案,通过配煤方案优化提升电厂燃烧效率,积极部署“疆煤入黔”智慧物流平台,客户可实时监控煤炭发运状态(含矿区装车、铁路在途、港口中转数据),提升订单履约准时率。
建立“西南市场快速响应小组”,由公司销售、物流业务骨干组队,7×24小时响应贵州客户需求,积极处置对接各电厂突发情况,提升客户满意度,带动电厂年度采购量,达成战略客户深度绑定目标。
下一步,新疆能源集团将以“疆煤入黔”为战略支点,持续推动销售业务从“资源输出”向“价值链服务”转型,通过全链条协同创新,构筑西南能源新体系,为保障西南能源安全贡献新疆能源力量。